你还记得二十年前,听歌的媒介是什么吗?
MP3在当年风靡街巷,让年轻人们沉浸在从耳机传来的音乐中。
再往前十年,是什么?
CD,还有再之前的HIFI音响,都能带来高品质的音乐。
但到今天,还在研究音响的被称为“发烧友”,是小众爱好。MP3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更多的人,点点手机就开始听歌。
为什么播放音质更好的HIFI音响、头戴式耳机是小众,手机成为了主流?
真相总是带点残忍: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乎音质的高低,大多数人只贪图播放音乐方不方便,是不是可以一键播放。
到底是越高级越赚钱,还是越低级越赚钱呢?
— 1 —
小红书vs公众号
这两年很多人在关注小红书,小红书上的创作生态和种草情景,是微信、抖音这两大巨头都比不上的。
在小红书上创作有个特点,它的字数限制在1000字以内。
为什么要限制在1000字以内?
你试想下,一旦允许超出1000个字,是不是就需要排版?一旦要排版了,字体、间距、缩进、页眉页脚是不是就要搞起来了?
一旦有人把这些东西弄得都很好看, 是不是所有创作者都要跟进?到最后,大家到底是在拼创作,还是拼排版?
创作难度一高,创作者的主体就会变成机构、精英,就会缩减普通人的机会。
字数上的限制,就是一种产品上的机制,它把普通人跟精英人士的竞争环境拉到一个层次,让小红书的创作生态可以百花齐放。
你转念想想,公众号是不是就是这样?各种复杂,还必须要PC创作(那个手机app基本只能回回消息用)。导致普通人开始公众号的时候,第一时间都去关心排版了。
所以,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过,公众号是一个失败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我很赞同。
而短视频和直播,创作门槛比文字都低,打开手机就能创作,老花眼也能创作。
另一方面,受众也多很多。视频带来的视觉刺激太直观了,不爱看文字的人,有阅读障碍的人,甚至不识字的人,都能参与其中。
所以,为什么刷短视频会上瘾啊??因为它更“低级”,更有“底层欲望”。想吸引人,门槛一定要足够低。
— 2 —
水大,鱼才大
还有个故事,来自小马宋老师的《营销笔记》。
你一定知道元气森林这个饮料品牌,在食品饮料这个红海市场,它杀出重围,仅2021年一年,它的营收就到了70亿元(预估)。
元气森林不是唐彬森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他之前做游戏和杀毒软件,赚了数十亿元。
再之前呢,他做心理测试软件,做到了全国第一,却没收到多少钱。
从心理测试软件到游戏和杀毒软件,再到饮料行业,你会发现他的创业之路,进入的市场是越来越宽阔的。
市场规模越大,要从中赚到钱,也会更容易。
你可能会反问:市场规模大,竞争对手不也更多吗?怎么还更容易了呢?
确实,像元气森林的70亿元营收,在饮料行业也只能算个小弟。要知道,同年2021年,可口可乐在国内的收入是436.68亿元,农夫山泉总营收296.96亿元。
但另一面,规模大的市场一定已经被验证了,有可行的商业模式。
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心理测试软件赚不到钱,元气森林赚到了。
水大鱼才大,小池子再大,也容不下鲸鱼。
想繁荣,就到市场规模大的地方去。
— 3 —
个体崛起的时代
可以预见的趋势是,个体创业一定会取代公司创业。
因为个体的多样性,一定会让个体创业者看到大公司看不到,或者是看到了也不想去干的那部分商机。
大厂们搭建的是生态框架,而其中的血肉,一定是由一个个小个体,去充实,去完善,去丰盈。
像微信生态,普通个体要入局,一定会遇到各种卡点。
比如你知道企业微信要打通视频号,但在哪打通,打通之后怎么用,这属于操作技巧上的问题。
比如你知道公众号是六道轮回的中转站,但怎么快速构建起自己的内容框架,怎么让公众号得到更多曝光,这属于内容层面的问题。
我的私董群,4980个体创业课群里,天天都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让每个希望能自力更生的普通人,在微信生态里找到一席之地,这也是一种足够低的门槛,但它的规模不会太大,所以我得在产品阶梯上下功夫,在直播带货上找新的增长点。
想繁荣,就提供真正的用户价值,那才是极具生命力的。
— 4 —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以前iPhone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评论说这种没键盘的手机,根本不可能有人买。
后来事实如何,我们都知道了。
甚至iPhone的设计,也影响了安卓手机,现在市面上畅销的手机款式,不都是全屏吗?
没有键盘的iPhone,就是门槛的降低。用户并不是一直要用键盘输入,手指滑动的方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小儿,都能活用。
降低门槛,就是与人方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