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生活在城市,没空调还真不行。像汽车这么小的空间,没空调就更不行了。前段时间我去新疆,车停在老家时间太久了,空调莫名其妙地坏了。昨天我出去修汽车空调了,顺带理了个发,吃了个午饭。修车师傅是林总专用的,理发和午饭,是林总请的,昨天算是赚大了。
汽车空调坏了,如果找个不靠谱的师傅,他怎么说都可以,怎么说都是钱。
像这个李师傅是林总长期专用的,专业,放心,不管是技术,还是为人,林总已经验证过了,我可以放心。这就是熟人社会的逻辑,有些时候还挺管用。
像这样的事情,因为熟人,就降低、或减免了试错成本。
对修车的李师傅来说,又因为熟人,建立起了更多的业务,当然前提是他必须为人可靠、技术过硬、服务还要好。事实证明,李师傅的业务很忙,修我的车期间,又来了好几辆车,在排队。
听林总说,这个李师傅是湖南人,已经在杭州开汽车修理店十几年了。现在他一家人都在店里,他自己负责修车,父母负责洗车,忙得不亦乐乎!
每次看到这样的劳动场景,我都感到特别的暖心和感动!
因为家里走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然后把家里人都带出来,大家一起干,靠一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家庭,特别值得尊重!
林总说这个李师傅,早就在杭州买了房子,也就是说,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已经在杭州安下了一个新家。他们是不是成为了新杭州人,愿不愿意成为新杭州人,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成为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建设者,这就是他们和杭州这座城市的双赢。
今天从上午到下午,他基本上都在修我的车,一直在排查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他自己也这样说:“像汽车空调的问题,我也可以不用这么认真查,就说空调坏了,要换一个了,起码要好几千……”
是啊,如果从“效益”出发,最好的是直接换空调,省事,赚的钱也多点。他拆了半天,查了半天,手工费是200元,换零件200多元。对这位师傅我很满意,反正车也要保养了,我就在他这里做了一次保养。黄昏的时候,我开着吹着空调冷气的车,回来了,感觉路上的风景很好……
靠过硬的本领,一双手撑起了一家店,养活了一家人。李师傅的汽车修理店,是联排的三个门面,生意红火,客户满意。祝愿他和他们一家人越来越好!
因为车还在修,我跟林总就先去理发了。理完发,就到了午饭时间了。林总说带我去吃泰顺面条。在杭州温州村,这个可以有。一个小门面,店里只有两张桌子,是典型的夫妻店,生意不错。
看到面,看到浇头,我就闻到了泰顺味道,味蕾和记忆也就被激活了……
家乡的味道,是一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剔不掉,洗不去。虽然今天中午我们吃的,并不是特色的泰顺拉面,但是烧法却是地道的泰顺特色。我和林总点都点了猪小肠面,十五块一碗,吃得很饱。
像这样的小店,很多地方的大街小巷都有,真可谓是——小生意大市场。尤其是像沙县小吃,可以说是开遍了全国。这样的店,一般都是一家人在打理,基本上也是一家人的饭碗,没有理由不好好干。一般情况下,只要好好干,一家人的生存问题也就解决掉了,干得好,还可以发财。
当然,也有欲望膨胀的人,盲目扩充、过乱跨界,譬如想把小店开成大店、想把单店开成连锁;或想把小吃店开成饭店,乃至跨界做酒店宾馆什么的,结果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人多一点。
不管是像李师傅的汽修店,还是我们老乡这样的小吃店,优势都是自己会干,劳动力基本上都是自家人,其实赚的更多是辛苦钱和劳务费。只要一旦扩大经营,很多短板都会出来了,如管理压力、成本压力、服务压力等等。
有些生意,只适合小而美,最好不要希望大而全,因为没有这样的基因。
一般来说,小吃店没有成为大酒店的基因,家庭旅社没有成为民宿的基因,小草也没有成为大树的基因。
所以我特别反感,什么都要做大做强。可以努力做强,但不一定要大,大而不强,是纸糊的繁荣、是气吹起来的泡泡。
一家店能够养活一家庭,就是成功;其实也是成就,因为它不但解决了社会就业,而且还做了GDP贡献,又服务了社会。
为那些美丽地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小店,点赞!
为那些为了生活而积极进取的人们,点赞!
为那些为了家庭而付出辛勤劳动的人,点赞!
也那些好好生活的人们,点赞!
也为您点赞!
@龚崎现
即日于杭州隐市书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