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近了,很多人陆续放假回家,终于可以好好休息。
在余杭良渚北片农村,却有一群格外忙碌的妇女,她们新上线不久的“厨娘业务”,春节期间订单很多。
宅家接单做饭,请住在附近的城里人来家吃饭、消费,曾经宅家待业的农村妇女,足不出户就能成功创业。
有阿姨开张3个多月,光靠居家烧饭就赚了5万元。
“小外婆”不想太闲,
宅家接活可有妙招?
大家还记得吗?
2年前,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关注过余杭良渚“小外婆”的烦恼,这一农村妇女群体的新闻报道,曾引发很高的社会关注度。
“小外婆”们也曾是职业女性,一般是在家附近的工厂打工,年纪轻轻就在家,自然是有原因——不少人40岁出头就当上了奶奶或外婆,家中有了第三代,因此她们要帮子女带孩子还要操持家务,无奈只能辞职。
每天拥有富余时间,但“小外婆”的内心却变得空虚,渴望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职场诉求并不高的她们,希望在兼顾家务的同时,在家接些手工活。
了解了她们的心声,小时新闻记者也曾通过街道妇联,帮找过来料加工之类的手工活。
当时,街道妇联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媒体呼吁,“小外婆”们的诉求,政府会想想办法。
余杭良渚街道常住人口37万人,目前共有43个村社,其中城市社区17个,撤村建居社区16个,剩余20个为良渚北片的村庄,“小外婆”主要就来自这20个村。
良渚的城市社区中,有个明星成员,那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良渚文化村,这个社区有2万多居住人口。
这两年,街道妇联工作人员发现,像文化村这些良渚城市社区的居民,很喜欢到北片的农村游玩。
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小外婆”们做些农家菜招待城市居民。
如果可以,那“小外婆”们就有了收入。
春节还在接单的厨娘,
找回职场巅峰的感觉
办法还真想出来了。
2022年9月,良渚街道发起“良渚家宴·厨娘工坊”征集活动,辖区20个村的妇女自愿报名,第一期就收到70多人的报名信息。
经过筛选,有54位入选。
新港村的梅国英阿姨就是第一批厨娘。除了菜烧得好吃,她家的庭院也被打理得特别美。
这些离城市很近的美丽乡村,总能吸引一波波的城里人慕名打卡。
临近过年,梅阿姨也没闲着。
春节开挂的她,这几天不停地买洗烧。1月19日,她又接了一桌来家吃饭的城市居民。
梅阿姨今年59岁,50岁那年当了奶奶之后就辞职在家带孙女。
年轻时,梅阿姨在当地一家企业食堂做了多年厨师,后来一直从事保洁工作。
不管是打扫卫生,还是做饭,梅阿姨都很自信:“他们说,我菜烧得好吃,卫生打扫最干净。”
言谈间,对自己过去辉煌的“职场生涯”,梅阿姨显然有些留恋。
“孙女已经9岁了,我除了接送上下学,家里洗衣服做饭搞卫生,也没什么其它事情,村妇女主任说可以报名参加厨娘,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梅阿姨最拿手的菜是红烧猪脚,每桌客人来了都必点。
一桌良渚家宴的报价有三个档次,600元、800元和1000元。
梅阿姨说,从去年10月至今,已经接待了好几百人,有余杭本地的,也有湖州、临安等地的客人,最多一次接待了四桌客人。
到现在,自己大概烧了不下50桌饭菜,一共赚了5万元。
老玉米和土烧酒,
送点土产促进“二次消费”
做接单厨娘,梅阿姨家里还有个天然优势。
早些年,老公在云南做生意。这些年回乡后,就在村里包了二三十亩地种菜。
平时老公打理菜地,南瓜、红薯、青菜、玉米、菠菜、萝卜……随摘随吃。
去年地里种了秋玉米,良渚文化村的客人来吃饭,都说味道很好很甜,阿姨就一人送一袋。
逢年过节,良渚当地农村有酿土烧的习俗,新酿的本来是自家人喝,吃饭的客人来了,男主人热情大方地拿出来款待。临走,还不忘给每位男同胞捎上一瓶。
菜好吃,人情厚,于是不少新客不久后就会呼朋唤友来“二次消费”。
来过梅阿姨吃饭的沈女士说,“我们通过社区预约了阿姨家的饭菜,上门吃饭时,主人家特别热情,带我们去地里采玉米,还请我们品尝自酿土烧,这些本来都没算在饭钱里,我们说要付钱,主人家说什么也不肯要。”
光良渚文化村就有170多人吃了“厨娘菜”,
带动20多万元的消费
梅阿姨隔壁村的俞红英阿姨,也是第一批入围的“良渚厨娘”。
俞阿姨是去年退休在家的,平时周一到周五照顾全家,相对忙碌一点,所以目前只接单周末家宴。
“我这里吃饭平均是100元一人。”阿姨说,到目前接了几桌,自己也忘记了,就记得最多的一次来了16个人,一桌就赚了1600元。阿姨笑着说,这感觉还是不错的。“希望回头客多多。”
从2022年10月至今,良渚北片村庄的厨娘已上线3个多月。
良渚文化村社区工作人员专门统计过,光通过社区层面的预订,先后就有170多人次进场吃饭,一共在村里带动了20多万元的消费。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金良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