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协鑫能科(002015)跑出了“加速度”。
9月2日下午,协鑫能科举行2021年中期业绩暨移动能源业务交流会。总经理费智介绍,围绕国家碳中和战略,公司持续从能源生产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重点聚焦绿色出行生态,围绕充换电站相关业务布局,打造领先的移动能源服务商。
正在争取快速推进定增项目
协鑫能科主营清洁能源发电、热电联产及移动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服务。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4亿元,同比增长14.09%;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42.14%;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自2019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来,公司连续9季度保持业绩稳定增长。
费智协鑫能科董事、总经理费智介绍,业绩持续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投建的相关风力发电项目陆续并网转入运营,且2021年上半年收购吕梁北方电力云顶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装机规模及运营电厂营业收入等各项经营业绩指标均同比有所上升。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正致力于围绕充换电站相关业务布局,打造领先的移动能源服务商。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已组建移动能源事业部,取得总投资超30亿元项目备案,并与车企、政府签署多份合作协议。在产品及平台研发方面,完成商用车换电站、乘用车换电站、充电港等产品研发的技术方案冻结,启动APP及运营平台开发工作,换电站项目逐步落地,将在三季度起逐步投运。
就在上个月,协鑫能科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受理。此前公司宣布拟定增募资不超5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有35亿元用于换电站的投资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待募投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增加公司各类型换电站共计485座。公司相关人士同时透露,“公司目标到2025年至少完成5000座换电站建设,包括基金持有或换电加盟商持有部分。”
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定增项目进展的话题时,协鑫能科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沈强表示,公司已经在8月18日收到证监会的一次反馈意见问询,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正在全力组织相关答复,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尽早提交有关答复及材料更新报送证监会,尽快完成整个项目的审批。与此同时,公司和保荐机构已同步开展募资路演等相关准备工作,“目前市场反馈良好,我们正在努力快速推进有关工作。”
移动能源和清洁能源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协鑫能科旗下的移动能源和清洁能源业务,未来是否能够相互促进,这也是投资者关心的热点话题。对此公司人士回应说,清洁能源业务和移动能源业务具有很强的协同性,这也是为何公司会转型移动能源业务的原因之一。两者的协同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第一个方面的协同性体现在清洁能源业务以及规模化的电力交易可为移动能源的换电网提供了低成本的电力。首先,国家现在推行“源网荷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模式,就是把发电侧电源侧和负荷侧也就是用户侧连在一起,可以理解成直供电的模式。清洁能源业务可为移动能源的换电站提供低成本电力,直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其次,可以通过公司在全国20多张售电牌照,通过规模化的采购电力来供给移动能源的换电站,直接降低电力采购成本。
第二个方面协同性体现在清洁能源业务与移动能源业务共同开发,可避免重复投资,共建“源网荷储”新生态。如刚才介绍,现在开发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都需要配备储能电站,目前属于国家强制性政策。换电站本身是储备电池的,有将近20%的备用电池,而这个备用电池就是储能设施,所以如果公司在一个地方既做清洁能源生产,又建移动能源的换电站,就可以避免重复的投资;假设在清洁能源生产里面配置了储能的设施,就不需要在换电站里面加备用电源,同样可节约投资。另外,在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等过程均可与原有团队协同,依托现有电厂建设换电站可减少电力接入、场地租金等投入。
第三个方面的协同性体现在储能电池或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可实现低成本储能电站建造。移动能源需要大量的动力电池,而这些动力电池3-5年退役以后,可用于储能电站。一般的电力企业开发储能电站,需购买电池,但对于协鑫能科来说,电池采购成本接近于0,通过电池的及时利用与全产品周期的管理,完全就能实现清洁能源业务和移动能源业务的高度协同。
第四个方面协同性体现在可以将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链接,助力清洁能源能源消纳。事实上换电站就是一个电力消耗端,电力体制改革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公司同时发展清洁能源业务和移动能源业务,就相当于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合起来,可以自发自用,实现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们要把上市公司打造成科技型企业,”费智强调说,未来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技术研发授权、运维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等手段,实现上市公司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受定增获受理、换电业务布局加速等消息刺激,协鑫能科今年以来股价表现抢眼。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协鑫能科股价上涨161.9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