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明正在制作豆面饼。 杨静 摄
中新网忻州7月1日电 题:山西乡村致富带头人:留住传统手艺 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作者 杨静
走进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馆镇橙草沟村,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胡麻油香味,沿着村里的主路往前走几十米,就是张润明的手工豆面饼家庭作坊。粉碎磨面、拌面成团、裹油擀皮……张润明正与村里的妇女们一起手工包制豆面饼。
代县豆面饼是当地的特色杂粮烘焙面食,采用传统配方纯手工制作,是雁门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杨静 摄
代县豆面饼是当地的特色杂粮烘焙面食,采用传统配方纯手工制作,是雁门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2019年10月,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代县豆面饼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代县润明饼业,张润明是此项技艺的传承人。
扎着围裙,戴着厨师帽,个头不高,说起话来还有点害羞,整个人非常质朴。这是记者见到张润明的第一印象。
张润明37岁跟随父亲开始学习豆面饼制作,到现在已有20多年。 杨静 摄
2000年,36岁的张润明在继承父辈酥饼制作技艺基础上,潜心钻研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办了“润明油坊”,生产现榨纯胡麻油,并在后来恢复古式压榨法。
“父亲以前就一直做饼子,37岁时我跟随父亲开始学习豆面饼制作,到现在有20多年了。”张润明告诉记者,将自己酿造的古法压制胡麻油与代县小杂粮生产基地的绿豆结合,保证了食材来源的纯正绿色,也确保了货源渠道的满足供应。
豆面饼只需180度高温烤制8分钟即可食用,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含糖。 张润明提供
张润明介绍,豆面饼只需180度高温烤制8分钟即可食用,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含糖,香味纯正可口,老少皆可。“现在每天能制作20袋面的豆面饼,日收入达1000元。”
说起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张润明表示,面点技师很重要但不被重视,擀皮、揉面等比较枯燥,此工作又需要起早贪黑,大部分人很难坚持,“纯手工的慢工艺耗费人力和时间,投入成本大,很少有人愿意涉及,老手艺在现代科技中渐行渐远。”
因此,在生产实践的同时,张润明通过走访老艺人,收集有关资料,结合代县其他饼类制作传统美食,整理出一套《代县传统技艺饼谱》。
此外,其儿子也传承了他的技艺,“我儿子不仅做中式点心,还做西式糕点。”张润明说,除手工豆面饼外,现在还制作糖三角、锅盔等20种代县传统小吃,“不仅要传承手工豆面饼制作技艺,还要把代县其他小吃传承下去。”
图为烤好的豆面饼。 张润明提供
在加强传承保护同时,张润明注重创新发展,通过严谨规划、考证市场、合理布局,润明饼业越做越大。润明饼业每年安置农村劳动力30余人,润明油坊有劳动力10余人,村民们在家门口增收的同时,还学到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创业增收致富渠道。
“现在雇佣周边乡村妇女35人一起做饼,工作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6点,月工资2800元,每年纯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张润明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代县北半坡绿豆种植户也逐年增加,既为豆面饼制作提供食材渠道,还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整体产业发展。
随着市场扩大,单靠人工纯手工做饼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今年3月,代县雁门润明食品有限公司主食糕品产业集化扩建生产车间项目开始动工扩建,将建设烘烤、冷却、包装、操作车、成品库等全流程车间。
“生产车间为无菌车间,扩建完成后,将陆续增加生产线3套,可提供就业职位50余个,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能达3万元。”张润明说,希望在挖掘古老主食文化的同时开发多种风味的烘焙食品,推进主食产品进农村、进超市、进学校,打造地方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