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大学生齐晓景:一人破解全村之困

“小心点儿铺管子,千万别把苗压坏。”5月伊始,齐晓景在田间地头忙乎起来,40多栋大棚种植哪个品种的蔬菜、30多位合作农户今年如何创收、乡村旅游如何发展,都在等着她布局。

1984年出生的齐晓景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展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当家”,声望比村支部书记还高,农户们经常来找她取经,让她帮着选品销售。

跳回“农门”

声望是一点点累积的。时光倒回到17年前,齐晓景还是个念不起大学的穷丫头。

“我上大学的学费是和乡亲们东拼西凑借来的。”2004年,齐晓景考上内蒙古科技大学,是当时村里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她开玩笑说,“我不仅学习好,还跑得快。”凭借着体育特长,齐晓景被破格选拔到科右前旗读书,这也为她考上大学奠定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齐晓景本来打算留在大城市闯一闯,但是她一心惦记家里,“我还是想回农村。”听闻科右前旗招考大学生村官,齐晓景毫不犹豫报名,考上了村官,被分配到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

齐晓景回“农门”的决定,不仅让村里人倍感诧异,还激起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我爸别提有多生气了。”齐晓景说,父辈们都觉得走出去才能有出息,但是齐晓景觉得回到农村,一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5月15日,齐晓景(左一)在大棚里铺设滴灌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三年的村官经历,让齐晓景对科尔沁镇有了更深了解,同时,疑惑也加深,十年过去了,村里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大家依旧贫困。她开始思考,如何让这片黑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如何带着村民发家致富,如何能让自己不后悔当初回农村的选择。

“钱散人聚”带动村民致富

3栋大棚开启了齐晓景的创业之路,她堵上全部身家,向亲戚借钱、和银行贷款,总算凑够了搭建大棚的费用。齐晓景暗想只能成功不准失败,经过一番考察,齐晓景发觉村里固有的蔬菜品种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她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

那时,食用菌栽培在当地刚刚兴起,齐晓景为了采用最先进的栽培技术,特意去辽宁朝阳食用菌研发中心考察学习。她采用液态菌接种技术,种植了第一批食用菌。

种得出来如何卖出去,成为一道摆在齐晓景面前的现实考题,没想到被“二道贩子”压价收购,她只好到菜市场摆地摊卖蘑菇,齐晓景记得那段时间她生怕碰到熟人,被大家嘲笑“大学生还来摆地摊。”

食用菌让齐晓景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当年每栋温室大棚的年收入达4万余元。那时,村里种植黄瓜、柿子、玉米的农户,一亩地只有几百元效益。

科尔沁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为了解新品种、掌握种植技术,齐晓景经常到外地学习考察,她还报名了青马班的培训。此后,她引进了草莓西红柿、黄金钩豆角、反季葡萄等新品种,不断开拓新市场。一亩地黄金钩豆角能卖2000多元,眼瞅着齐晓景挣了钱,当地农户也开始跟着种植新品种。

短短几年时间,齐晓景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2015年,兴安盟扶贫办主任王海英找到齐晓景,希望她帮助带动贫困户脱贫。经过讨论,村两委提出了“借鸡还蛋”的扶贫模式。即每户贫困户依据养殖能力可以领取至少20只鸡,每只鸡还完25枚鸡蛋以后,鸡归其所有,之后生产的鸡蛋按每枚1元的价格全部回收。

起初齐晓景特别担心,“万一乡亲们借了我的鸡,吃了之后不还蛋,我要怎么办呐。”这样提心吊胆过了半个月,齐晓景收到了第一个农户还来的99枚鸡蛋,她记得很清楚,“那位大娘说还差一个鸡蛋,明天下了就还我。”

此后,齐晓景明白了“钱散人聚”的道理,只有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发展成规模的设施农业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之后,她又想出了“赠鸡还鸡”“赠苗还肉”“送订单进庭院”的扶贫模式。累计带动了科右前旗4个苏木乡镇、15个村、367户村民共同发展。

“一个大学生改变一个村”

“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改变一个农村。”王海英感叹,想要实现乡村振兴依靠青年力量极为重要。目前,展翼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拥有700平方米的冷库和保鲜库、冷棚45栋、暖棚37栋,合作社成员发展到了31人、产品基地12个、年收入突破300万元。

最近,齐晓景开始打造“开心农场”项目,增加农事体验活动。距离市区只有20多公里,平安村成了近郊采摘游的首选之地。齐晓景在采摘园的基础上,扩展体验粘豆包制作、拔白菜比赛、漫展火锅、认领土地等方式,丰富采摘体验,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过去,平安村大多数农户都种植黄瓜、西红柿、玉米等传统品种,今年58岁的邢长清回忆,这种状况持续了十几年,“我们都不懂技术,不敢种新品种。”5月15日,邢长清一边摆弄着葡萄藤,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己种了6棚西瓜、6棚葡萄,现在还被齐晓景聘请为技术顾问,“她答应给我们老两口每年开11万元的工资。”

邢长清打理葡萄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科尔沁镇副镇长关鹏飞细数着齐晓景返乡创业后带来的变化,“齐晓景改变了当地村民的观念和种植思路,一个大学生返乡,破解了村里乃至镇里选品难、销路难、技术难等各种问题。”齐晓景是镇里第一个搞冷棚设施农业、第一个引进草莓西红柿的人,她不仅改变了镇里的种植结构,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为充分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科尔沁镇设置了3个“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培训基地,并开发了乡土人才“3353”智能孵化中心小程序,把分散在各村的青年凝聚起来。2020年孵化中心有8名成员入党,3名成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今年2月,齐晓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她的经历证明农村也有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如果没有齐晓景,科尔沁镇也会改变,但不会变得这么快。”关鹏飞介绍说,目前,科尔沁镇建设了近3000栋设施大棚,发展了40多家采摘园,2020年设施大棚效益达7500万元,旅游收入达800万元。关鹏飞也发现,在齐晓景的示范效应下,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返乡创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小编寄言
本站信息均为整理而来,如有侵权,欢迎点击文章结尾的 举报 进行反馈。
作者头像
肥猫快跑创始人

创业巴巴是一个以创业、投资为主题的网站,旨在帮助更多人的成功创业。

上一篇:新手开网店应该知道的步骤有哪些?创业者还不知道这些注意事项?(新手怎么开网店需要哪些程序)
下一篇:打工难?创业吧!4种小本生意,做得好远比打工赚钱(现在小本生意哪个行业比较好做)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