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第二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评选结果。西安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简称工训中心)申报的“智造创新工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经基地自评、市级初评、省级评审等环节,成功获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学校首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伴随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人类劳动对智能技术、数字环境和自动化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以传统物理系统为主的劳动场域将逐渐被更高维度的信息-物理系统所替代,极大拓展了劳动的时空维度和价值维度。
2018年以来,西安工业大学工训中心以“智造创新工场”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重要契机,以新工科和劳动教育交叉融通为总体思路,建立基于“4-I”理念的劳育目标,依托先进CPS平台架构,围绕“模块化、项目式”新工科劳育实训课程体系、“4层级”现代劳动教育资源、“场-院-企”复合型劳育师资团队、过程性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充分发挥“新工科+劳动教育”育人叠加效应,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育人。
西安工业大学“智造创新工场”项目资金投入近2000万,占地面积超过2000平米,规划建成18个实践教学平台,能够覆盖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43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工训中心劳动教育价值内涵厚植于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学科交叉性的全要素教学环节,形成“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制造-电装实习-智能制造-学科竞赛”为主线的82个“模块化、个性化、项目式”劳动教育实训菜单,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阶式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理论基础、传统制造技能、智能制造技能、综合劳动素养。
(项目制,模块化,个性化”劳动教育形态)
持续更新迭代新工科劳动教育资源体系,与劳育实训模块深度匹配,与专业内涵同频共振,与工程文化互通共融,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一是线上平台资源池:夯实理论根基,标定逻辑起点;二是工场实训资源池:指导专业实践,规范劳动流程;三是工程创客资源池:拓展劳动技能,进阶创新能力;四是志愿服务资源池:场校多点联动,延伸劳动维度。
劳动教育既要考核学生“知劳动”(理论基础)“想劳动”(责任意识),又要考核“会劳动”(专业技能)“爱劳动”(品格素养)。经过多年探索,工训中心逐步构建了过程和结果相印证、质性和量化相融合的4环节CIPP劳育质量评价模式,较好解决传统劳动教育评价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养”、“重共性轻个性”问题。
以虚拟教研室建设和产教融合为抓手,精准诊断事关新工科劳育实践的共性问题和预见性问题,持续建设“工场-学院-企业”3级联动的复合型劳育师资团队。在发挥各实体团队专业性、方向性和主体性优势的同时,发挥虚拟团队在新工科劳育中的灵活高效性、学科交叉性和优势互补性。
近3年,工训中心年均组织校内本科生完成新工科劳动实训超9000人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成立西北地区高校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暨劳动教育联盟;获批一系列省级、校级教改项目;作为主要完成部门荣获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一系列与劳动教育、新工科相关的教学论文;工训中心创新训练部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西安市未央区政府、碑林区政府、铜川市政府、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汽车集团、西北工业集团等67家政府、高校、企业莅临工训中心考察。“智造创新工场”与陕西汽车集团建立校企战略合作,联合开展陕汽员工智能制造先进技能培训;陕西日报、搜狐网等主流媒体对新工科工程实践育人成效广泛报道25次。
学校本科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将以此次获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重要契机,不断革新育人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CPS平台、扩充课程资源、推进产教融合,强化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关注“西安工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西安工业大学官微、陕西省教育厅官网、中国科技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