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不是资源上无钱可投、无人可用,也不是研究上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可项目却停滞不前、久推不动……难言之痛背后,是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急需改变的现状:模式落后、构造粗浅、性能低下。
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是具体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系统,直接决定项目运行状态和最终输出结果,当其落后于项目实施需要时必无法有效运行。但由于认识和专业要求等原因,其建设工作长期无法深入,实际改革仍只能以体制机制成分居多。
体制机制改革固然重要,但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是建设的直接对象,只有服务或作用到项目实施体系上,才能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实际作用。科研项目实施体系自身落后问题不解决,创新发展就不会取得实际效果。
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是多类管理模式综合运用的复杂系统,需对其成分构成和运行性能进行专业解析,方可形成有助于改革和构造推进的具体认识(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项目实施体系:三个维度与三种成分》一文)。
构建新型科研项目实施体系虽千头万绪,但如何才能使其初步运行并具备最低要求下的完成性,是现阶段要创新发展企业面临的主要现实任务。从完成性角度分析,科研项目主要有三方面实施难点:
不确定性。对于一个科研项目:工作目标在客观上是否存在?工作过程是否有效?工作条件是否充分?这三方面的不确定性程度,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难度和对实施体系构造的要求。如工程化项目在目标物的存在性上是确定的,仅有其它两方面不确定性;而基础研究或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则在三个方面都有部分不确定性,且创新起始点越靠前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不确定性,一直以来都是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构建需首先回应和解决的难点。
时效性。对创新而言,即便实现了预期目标成果,若晚于竞争对手也很可能毫无商业价值,在当前创新环境下时效性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时效性竞争不只是在进度管理层面才开始的工作,是需要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考虑进去的因素——如集成研发将以前接续开展的多个工作阶段及其内容并行起来以缩短项目周期。追求时效性,进一步加大了科研项目的复杂性与实施难度。
量级。标准化和可复制性,是以往通过资源增加、组织扩展等管理手段应对量级变化的前提,但科研项目完全不同:其任务模块和技术线的多少与集成度、所涉及资源和主体的数量与类型等,都使实施体系构造存在模式性差异。如传统课题制仅适于小项目,若复制到大项目,则失控在所难免。需要完成更高量级科研项目,成当前加剧实施体系构造复杂性的又一因素(相关研究参见《科研项目实施体系:设计任务与解决方向》一文)。
总的看,当前科研项目已呈现出高创新、快创新和大型化、复杂化趋势,以管理视角对实施体系进行三维度解构,相应的难点则是:高创新导致高不确定性,快创新要求高时效性,大型化、复杂化要求高量级。——即对新型科研项目实施体系的性能要求在三个维度上都显著上升。
三个维度间具有纠缠性,更加剧科研项目实施体系运行难度。如为提高时效性,需要采取并行研发模式,但这会同时影响其它两个维度(增加项目不确定性和量级),导致必须提高的不只是一个性能而是三个性能;再如,为适应竞争而要完成创新度更高的项目,但由此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带来更频繁的沟通、变更、甚至反复,如此不仅增加了时效性实现难度,还会由于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任务结构等的变化而加大量级维度的实现难度。三维纠缠进一步增加了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及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无法运行、甚至崩溃的风险(相关研究详见《科研工作体系的脆弱性与伪装性——亟待开拓的管理新视域》一文)。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