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滨州报道
“叮咚、叮咚……”随着淘宝下单的提示音,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南北李村的男女老少们便开始忙活着将编织好的绳网装箱发货。10月20日,“母亲河畔的中国”主题活动(山东站)采访团来到绳网之乡、中国淘宝镇李庄镇,探寻李庄镇的致富密码。
一朝创新,传承300年的皮货变致富“网”
“上个月发1000单,这个月干得少点儿,发了900单。”今年90岁高龄的巩祥美奶奶告诉记者,“在这里织网有意思,有姊妹们聊天,我没事就过来干点。”巩奶奶爽朗的笑声响彻整个厂房。
南北李村坐落于黄河岸边,有180余户585人,耕地只有400余亩。由于人多地少,农业收入有限,为改善生活条件,村民们开始做生意。最初是卖皮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绳网,源头就是这皮货做的车马挽具。后来村民在外跑得多了,见识也逐步增加,发现了致富的新道路——绳网。随着做绳子的村民越来越多,原材料需求也不断增加,开着车到村里买货的人也多了起来,但狭窄的土路成为制约。为了加快发展,村两委主动帮助联系原材料,并拓宽村内道路。自此,绳网生意不再是村民补贴家用的副业,而是主要经济来源。
走进李庄镇南北李村,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一座座砖瓦房并排矗立,不断传来机器轰鸣声,家家户户正忙着绳网生产。记者在惠民县曲张社区电商服务点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坐在门口对绳网进行修补和穿边,服务点内还有六七位70岁到90岁的老人正在制作彩色绳网。
绳网网上卖,产业创新带来更高收益
“一开始我们只是把绳网销售给五金市场,资金流转周期长,市场前景不广阔。”博纳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方震告诉记者。
随着电商的逐步兴起,新生代绳网从业者开始试着把绳网放到网上去卖,通过直接与消费终端的对接交流,李庄镇的绳网从业者们看到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为满足和适应这种个性需求,催生了绳网的定制化生产,通过这种定制化促使绳网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安全、防尘网逐步开发出防护、装饰、攀爬网等等,变得多样化起来,目前已形成了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由原来建筑业专用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原来的瓶颈被打破,一个绳网产业的巨大市场也由此慢慢打开。
为把电商产业做大,李庄镇镇委、镇政府因势利导,2015年,率先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电子商务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推进全镇的电商工作。并成立了电商和体育绳网两个协会,每年都组织多次电商培训,打通镇村两级物流,多措并举带领全镇群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推动绳网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更多的就业。六七十岁觉得在家闷得慌的老太太,家有上学娃娃需要照顾不能按点上班的年轻妇女,甚至腿脚不便身体有残疾人,只要想干都可在家门口电商户的加工点实现灵活就业。
李庄镇雄厚的传统绳网产业为互联网的引入、电商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沃土,互联网的应用、电商的壮大又反过来为绳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双网的这种融合发展,互促共进,让全镇人民走上了小康路。目前,李庄镇成功培育21个中国淘宝村,数量居全省第三;自2017年李庄镇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淘宝镇,跻身中国淘宝村发展联盟,绳网电商数量达到3000多家,全镇绳网产业线上年交易额达25亿元。
来源:大众报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