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曾几何时,雷军的这句话疯传整个创业圈,甚至一度被膜拜为至理名言。时至今日,浪潮退去。那些曾经飞起来的“猪”们,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套现离场,只剩下一小部分人还在坚持。
转眼当下,新年将至。2023年已经大步向我们走来。即便年纪不大,但也感叹岁月已老。第一批“00后”们已经离开校园、踏上了工作岗位。如今的我们也不再吹捧什么“90后创业”、“95后创业”的话题了,因为这真的不值一提。即便是再有媒体制造一个“05后创业”、“10后创业”的热点也不足为奇。
想当,我们的创业方向都还在关注新媒体、"互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至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都已司空见惯。区块链、比特币、NFT也不稀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风口面前,人人平等。抛弃过往经验不谈,从0开始、重新出发。相信最近有关注新闻的朋友们应该有留意到,多个地方政府或行业商协会开始组团带队、包机出海,带企业家“抢订单”、为明年的生产制造做准备。这其实并不算是新的“风口”了,但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三年的外贸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本来2018、2019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跨境电商”也被压得喘不过气,各个地方的“保税仓”再难看到“爆仓”的盛况。
看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觉得,我一定是想“怂恿”大家去开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Amazon网店对吧?大错特错。恰恰相反,这个时候才入场为时已晚,整个行业已经厮杀到红海战争了,投入高、成本高、产出低,没有必要。我们和谁做生意都是一样的吗?小学的时候,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能挖到黄金的消息满大街传,于是世界各地狂热的掘金者趋之若鹜。而另外一群人发现人人都在挖金子,于是他们转而搞起了卖铲子、卖饮水、卖牛仔裤这些行当。相比这种高风险的生意,这些卖铲子、卖水、卖牛仔裤的人,低调地赚了个盆满钵满,成为了淘金热的大赢家。后来,这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泛指为生产另一种热门产品辅助工具的生意。
既然那么多企业出海抢占了订单凯旋而归,那么最好做的肯定不是再复制他们的这套模式或做法,又去搞一个一模一样或高度雷同的企业再去出海。别人吃肉你喝汤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肯定不是最优解。与其“内卷”去做相同的事情,不如想想看我们能为这些“海归”提供哪些商品或服务呢?
首先,目前国内出海的企业大部分是生产制造型的企业,销售的是货品。不论是家具还是家电,都需要大量的生产人员。尤其是在现在全面放开后,许多员工选择提前返乡过年,等到明年开春再出来找工作。但对于这些加工制造工厂来说,年后的短期时间之内将会面临用工紧张的问题。毕竟海外除非是华人或是汉语言文化圈,不然是不会“过年”的。一边是订单压力,一边是人员紧缺。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人力资源型企业能够出力帮助,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快速招聘工人,给企业“雪中送炭”。这样的解决方案你觉得卖多少钱合适呢?
顺延着这个思路往下说,假设这家企业已经招到了足够的工人,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加足马力、赶紧制造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可是,这么多工人的后勤又由谁来保障呢?绝大部分工厂都是包吃包住的,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饭堂给员工就餐。可是按照现在这样的情势,堂食就餐无疑是最大的风险隐患。那么多人在一起聚餐,稍不留意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一旦发烧隔离就意味着至少一个星期不能返工,而且一倒就是一大片。加之本来员工的流动性就大,全员封闭、与世隔绝也几乎不可能。看看身边“中招”的朋友,十有九个都是在外堂食就餐感染的。所以,我认为即便是到了2023年,预制菜的风口还会继续吹。无论是居家隔离人员,还是在外上班的打工人,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烹饪,既安全又方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继续想想能够如何为这部分企业赋能。比如说,这些外贸企业有可能面临哪些共性的问题,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应用的软件平台不一样、甚至还有的要借助“科学上网”等等。这其中的每一项需求都大有文章可做。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翻译服务、跨境收款、跨境物流、电商平台流量推广、海外公司注册等等。同时在这些平台上,商家往往可能还会面临商标或专利的知识产权确权或维权的难题。“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需要盲目的去追寻风口,只需要做好自己最拿手的事,风口就一直都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