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里的新设备:高速绷缝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俄体村111国道北100米处,有一片建筑群,那是俄体镇在原俄体村老村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俄体镇残疾人扶贫车间。
车间里,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十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裁剪缝制棉裤。
车间负责人刘志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由于疫情原因,还有一些员工在居家进行生产加工。
据记者了解,该车间是俄体镇以本地在营服装加工厂为主体,整合盟、旗残联和北京华贸公益基金会等帮扶资金共计56万元建立而成,就是这座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帮助了几十名残疾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小作坊变身残疾人扶贫车间
有数据显示,俄体镇有残疾人1047人,一二级残疾人共计347人,三四级残疾人700人,其中视力残疾138人,听力残疾112人,言语残疾22人,肢体残疾566人,智力残疾111人,精神残疾73人,多重残疾25人,重度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33%。
由于残疾人身体条件有限,很多工作残疾人都很难胜任,而这,也是俄体镇党委政府和残联理事长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合当地情况,俄体镇残联一直在考察和调研当地适合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的项目。
2015年,在俄体镇的地下室成立了一家小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厂,初衷就是带动身边有劳动能力的闲置家庭妇女、贫困户以及残疾人家庭。不过,当时的工作环境狭窄,且只能容纳6、 7个人工作,加之机器设备少又落后,只能通过人工进行加工制作,每天的生产量也相对有限,而这正是俄体镇残疾人扶贫车间的前身。
2018年7月15日,俄体镇举办了第一次服装加工厂的培训,为期5天,当时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有40余人。培训后大家就业意愿强烈,一部分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都愿意继续学习留在车间工作或在家居家就业,就这样,后期培训人员中的一批留在残疾人扶贫加工厂中,还有一部分行动不便的将材料带回家中制作,加工厂进行收回,并给予计件酬劳,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掌握了加工制作的技能,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打下了基础。
大家一起进行手工绗制
此后,为了收纳更多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让更多残疾人能够就业和再就业,俄体镇残联理事长孙玉良经过向上级领导请示,经过多级领导考察和调研,申请扩建残疾人扶贫车间终于落实完成。
2019年8月,残疾人扶贫车间扩建开始动工。第二年的5月份,俄体镇残疾人就业车间正式投产。
车间落成后,引进大中小型设备30台余套,工人扩招到53人,残疾人及家属23人(残疾人14人,残疾人家属9人),带动辐射14个行政村;居家工作38人,车间工作15人。现日均可加工棉裤100条,年产销量有望突破20000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和劳动技能,提升残疾人从业水平,从而促进残疾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助推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2020年6月2日,俄体镇残联邀请刘志军为全镇58名残疾人开展为期三天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这也是残疾人扶贫车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工厂里进行培训。
培训过程中,刘志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手工、机械缝制棉裤的专业技巧,通过面对面提问、交流、互动等形式进行讲解,不仅丰富了学员的专业技能,更为广大残疾人树立了就业致富信心。
通过此次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村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拓宽了残疾人家庭的致富渠道,还为残疾人寻找到一条通往小康社会的新路。
家门口就业不是梦
其实,近年来,在北京市残联及区、盟、旗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俄体镇残联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比如,通过“机器进村、手工进家”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采取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行动,以“机器进村、手工进家”的模式,实施了“家庭工厂”行动,将手工棉裤缝制批量订单分解到全镇各村残疾群众以及需要帮扶的人群手中,解决部分残疾人家庭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帮助广大残疾人实现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残疾人扶贫车间进村,方便了残疾群众,让他们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梦想。
姚红霞在小作坊里工作
姚红霞是一名四级精神类残疾人,早在扶贫车间还是个小作坊的时候,她就已经在这里做棉服。据记者了解,姚红霞的主要工作是往棉服里絮棉花,絮完一件棉服可以拿到1.5元钱,而她一天工作7个小时候,大约可完成90件左右的计件,也就是每天可以有100多元的收入,对于在家门口就可以有这样的收入,她很知足。
刘志军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招收更多能够自理热爱就业的残疾人,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增加加工品类,帮助更多残疾人增加收入,提升提高更多农村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拓宽残疾人家庭的致富渠道,为残疾人寻找更多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俄体镇残联也将继续开展“技术送上门,助残促就业”活动,切实做好扶残助残工作,鼓励、扶持、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评论